第(2/3)页 要说起来,这用旧时雨水、雪水来泡茶饮用,在士大夫中算是一个风尚。 当然,是不是真有那么好不好说,毕竟魏晋士大夫还以五石散为风尚呢。 而妙玉也是出身于官宦世家,自小耳濡目染,有点这样矫情的追求也不意外。 反正李昭是理解不能,不过这些他也只会藏在心里,不会说出来,睁开眼睛只是笑道:“这五年梅花雪,确实不同于寻常。品得此水,倒让我有兴赋诗一首。” 林黛玉立刻眼前一亮,说道:“李大哥也会作诗?” 她这倒不是看不起李昭,实是以李昭的出身,能识得几个字就算是难得了。 林黛玉以前跟宝玉关系好的时候,对他门下的那些小厮文化水平也是有数的,宝玉不爱读书,但他是能读而不想读,小厮们受其影响,却大多是真不学无术的。 虽然李昭原是贾琏跟前的小厮,但贾琏比起宝玉更加不如,李昭又能好到哪里去? 李昭笑道:“林妹妹也莫要小看人,我近来也读了些书,且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,却也不见得就看读书多少。” 林黛玉掩嘴笑道:“看来李大哥也确实没读多少书,连这诗意的解析都用错了。” 李昭愣了下,然后尴尬了。 这本是陆游的诗,而陆游是宋代的人,所以林黛玉她们怎么会没听过这首诗? 原想装一个,没想到变成玩尬的,关键还是真尴尬。 还是邢岫烟出言解围:“李大哥说的也不能算错,在我看来,陆放翁此诗,乃大师自谦之词。若以文字而论,即仓颉造字之日起,诗词便已存在,不论如何排列,都脱不开这天造文字之列。 “我等后人,便是李太白、陆放翁,也不过是随缘组合,而得佳句妙言,故而但有识字句的,以此来作诗,亦未尝不可得也。” 这波强行解释,李昭给满分。 邢岫烟瞥了李昭一眼,见他冲自己微笑点头,便羞喜的垂下了眼睑。 而林黛玉看着他们的互动,不知为何心里却有些异样,也不再抬杠了,只问道:“那不知道,李大哥究竟得了何等佳句?” 李昭被这一打岔,差点忘了,想了一想才回过神来,笑着吟道:“年年负却花期!过春时,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。梅花雪,梨花月,总相思。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