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不对,没这么简单。” 吴宏伟再次捡起表格,从抽屉里拿出一支笔,在表格的背面写写画画。 “老吴,我的计划怎么样?”薛睿问道。 吴宏伟没有回答,自顾自的在纸上写写画画。 薛睿把椅子搬过去,撑着脸看着吴宏伟画出了思维导图。 【免费算力→吸引人才】 【人材贡献成果→成果提升平台声望】 【声望吸引更多人才与资源→扩大算力】 直到最后一个箭头指向“算力”两个字,吴宏伟这才放下笔。 薛睿认认真真的盯着纸上的内容,把这段内容记在了脑海中,他只是想找吴宏伟验证,没想到吴宏伟还给他扩展了思路。 “这想法太超前了。”吴宏伟感叹道。 他本以为薛睿是卖算力的服务商,然而他太小看薛睿的野心,薛睿要的从来不是钱,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天才制造机器。 提升科研效率,降低科研门槛。 以前的天才受制于“惯性”,必须要读完本硕,才能从教授手里接触到行业的核心资源。 而这个模式一旦推出,对于天才而言,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取数据,验证想法,打破多年以来师徒有序的规则。 对于各个高校同样是好事,打破了强者恒强的局面,让普通高校也拥有庞大的算力资源,能在许多领域做科研,搞创新。 虽然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回报,但长期来看的话,收益巨大到无法想象。 只要这个模式转动起来,薛睿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,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。 而科研成果想商业化落地,必然离不开平台的后续扶持,到时靠股权分红也能赚的盆满钵满。 薛睿的模式不需要商业化,只要有足够多的科研数据,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商业资源排队送上门,类似Github一样,只不过比前者的生态更加硬核,有黏性。 吴宏伟抬起眼皮,再看向薛睿的时候,目光中满是钦佩,但更多的是不解。 他不理解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,一个英语四级都过不了的大学生,为什么眼光如此长远且毒辣。 薛睿完美抓住了目前科研圈子的痛点,算力不足和数据太贵。 “薛董,你怎么想出这个计划的?”吴宏伟忍不住问道。 薛睿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:“你说橘生淮南则为橘,可是橘子不愿意去淮南,那我就给橘子盖一个温室大棚,让她在我的温室里茁壮成长。” “这叫温室?”吴宏伟眼睛微眯。 薛睿好像并没有意识到“算力开源”会撬动多大的能量,说是把这里改造成“淮南”都不为过。 “老吴你别咬文嚼字,你说说我这项目还有啥要补充的没?”薛睿追问道。 吴宏伟看着纸上的字,毫不吝啬的夸赞道:“完美的飞轮模型,比硅谷模式先进一百年。” “你也学会拍马屁了?”薛睿打趣道。 吴宏伟摇摇头,他现在还没从震撼中缓过神来。 “不过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得告诉你,还得额外建设一个数据中心,加上原本的计算中心,每年至少要烧掉两三千万,你的资金能不能扛住?”吴宏伟追问道。 “可以,钱不是问题。”薛睿点点头。 吴宏伟点点头,思忖片刻后继续说道:“还有,我们得保持独立性,一旦资本入局,这个模式就玩不下去了……” “这是我的全资公司,我也不缺钱,这个你放心吧。”薛睿嘿嘿一笑道。 “全资?我记得咱们还有另一个股东吧,叫顾慕雪。”吴宏伟表情古怪,他到现在都没弄懂薛睿和两个女孩之间的关系。 从相处模式上看,薛睿和顾慕雪像是老夫老妻,而林若曦像是薛睿的女儿一般…… 听到“顾慕雪”三个字,薛睿紧张地咽了口口水。 年前他还跟顾慕雪吹牛呢,说要给睿雪资本继续注资,结果他把钱拿去做计算中心了…… 小妮子当时很生气,所以给他的计算中心也投了一笔钱,说是两个人的钱必须放在一起。 现在他搞“算力开源”,未来好多年怕是有出无进。 “那个…家里我说了算,不用管她。”薛睿大手一挥。 吴宏伟长舒一口气:“那就好。” 然而等他再想和薛睿商量点细节的时候,发现薛睿已经开始收拾书包了。 “啧~”吴宏伟轻啧一声,嘀咕道:“没想到还是个怕老婆的。” “顾董是咱们的大股东,我不得回去连夜睡服她吗?” 薛睿背起书包,准备起身开门的时候,吴宏伟已经先他一步拉开了办公室的大门,站在一旁等着他出去。 “哟?你还会给我开门呢?”薛睿惊讶道。 “你去游说吧,我等你好消息。”吴宏伟语气认真。 “没问题,一定把她睡服。”薛睿语气同样认真。 第(1/3)页